未設定
  • 特殊建築-02

    特殊建築-02

  • 特殊建築-03

    特殊建築-03

  • 特殊建築-04

    特殊建築-04

  • 特殊建築-05

    特殊建築-05

  • 聽診器

    聽診器

  • 斷層

    斷層

  • 操場鳥瞰

    操場鳥瞰

  • 毀損專科教室

    毀損專科教室

  • 倒塌教室鳥瞰

    倒塌教室鳥瞰

  • 倒塌的教室

    倒塌的教室

  • 建築物內往外拍

    建築物內往外拍

  • 到處牛情

    到處牛情

  • 投影在地上的花

    投影在地上的花

  • 好家在

    好家在

  • 有星芒的夕陽

    有星芒的夕陽

  • 元宵節月亮

    元宵節月亮

  • 櫻花-07

    櫻花-07

  • 櫻花-06

    櫻花-06

  • 櫻花-05

    櫻花-05

  • 櫻花-04

    櫻花-04

  • 櫻花-03

    櫻花-03

  • 櫻花-02

    櫻花-02

  • 櫻花-01

    櫻花-01

  • 印度櫻花-03

    印度櫻花-03

  • 印度櫻花-02

    印度櫻花-02

  • 印度櫻花-01

    印度櫻花-01

  • 山 建築物

    山 建築物

  • 起跑線

    起跑線

  • 桃紅色的花

    桃紅色的花

  • 夕陽 樹 建築物

    夕陽 樹 建築物

  • 黃昏建築物

    黃昏建築物

  • 變形的操場

    變形的操場

  • 特殊造景

    特殊造景

  • 有意思的圖片

    有意思的圖片

  • 921重建紀錄館

    921重建紀錄館

  • 藍綠色海灘

    藍綠色海灘

  • 海島-海岸

    海島-海岸

  • 海灘一景

    海灘一景

  • 都是泡泡的海水

    都是泡泡的海水

  • 海島-海灘

    海島-海灘

  • 廟宇屋簷

    廟宇屋簷

  • 海島的海景

    海島的海景

  • 墾丁的山

    墾丁的山

  • 虎頭埤

    虎頭埤

  • 日出

    日出

  • 署光雲海 01

    署光雲海 01

  • 海拔2500公尺

    海拔2500公尺

  • 白色和有線條的鬱金香

    白色和有線條的鬱金香

  • 黃色有線條的鬱金香

    黃色有線條的鬱金香

  • 像燈籠的花

    像燈籠的花

  • 像芭蕾舞者的花

    像芭蕾舞者的花

  • 桃紅色菊花

    桃紅色菊花

  • 粉紅色菊花

    粉紅色菊花

  • 紫色鬱金香

    紫色鬱金香

  • 紅色鬱金香

    紅色鬱金香

  • 很像牽牛花

    很像牽牛花

  • 香水百合

    香水百合

  • 白色百合花

    白色百合花

  • 紫白色小花

    紫白色小花

  • 橘紅色玫瑰

    橘紅色玫瑰

  • 橘黃色玫瑰

    橘黃色玫瑰

  • 黃色玫瑰

    黃色玫瑰

  • 白色黃心小花

    白色黃心小花

  • 桃紅色小花

    桃紅色小花

  • 白色小花

    白色小花

  • 黃色小花

    黃色小花

  • 鼠尾草

    鼠尾草

  • 鼠尾草上的瓢蟲02

    鼠尾草上的瓢蟲02

  • 鼠尾草上的瓢蟲01

    鼠尾草上的瓢蟲01

  • 黃色鬱金香

    黃色鬱金香

  • 粉紅色鬱金香

    粉紅色鬱金香

  • 像桃子的鬱金香02

    像桃子的鬱金香02

  • 像桃子的鬱金香01

    像桃子的鬱金香01

  • 橘黃色百合

    橘黃色百合

  • 鼠尾草

    鼠尾草

  • 黃色鬱金香

    黃色鬱金香

  • 粉紅色鬱金香

    粉紅色鬱金香

  • 有紅色線條的黃色鬱金香

    有紅色線條的黃色鬱金香

  • 勤美誠品

    勤美誠品

  • 夕陽.

    夕陽.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其他選項
  • 塗崑喻醫師
    塗崑喻醫師 2021/07/22 14:17



    首頁
    觀點評論
    評論

    穿著白袍,病患卻叫我「護士小姐」:原來從白色巨塔到病人,都還沒準備好接受「女醫生」
    熊若晴 Charlotte/讀者投書
    2021/07/21
    585
    穿著白袍,病患卻叫我「護士小姐」:原來從白色巨塔到病人,都還沒準備好接受「女醫生」

    Photo Credit:Gustavo Fring@Pexels
    在醫院見習的過程中,我遇到過很多事,讓我不禁發現:也許我們的社會對「女醫師」的想像和看待眼光,距離拿掉刻板印象和歧視,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
    2019 年台灣醫師節,衛福部公布了一個統計通報,第一個提到的統計數據即是台灣醫師人口的基本資料──「近 4 年執業醫師數增加 1 成,其中女性增近 3 成」;搭配著 2016 年台灣民選第一次選出女總統,歡欣鼓舞下,當英美主流媒體播放性別歧視的報導以及女權人士的抗議時,台灣好似一個世外桃源,大幅報導我國在女權方面領先亞洲,為首全球。

    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?

    台灣女性醫師、醫學生比例低於英美

    當我們以為選出女總統,就代表我們弭平了性別歧視,就跟某些人以為美國選出黑人總統,就沒有種族歧視是一樣天真的想法。當我們細看這個女性醫師增加 3 成的數據時,我們看到的是從 2014 到 2018 年,全國執業醫師(包含西醫師、牙醫師和中醫師),女性占比從 19.9% 升到 22.9%。如果我們細看西醫師,這個比例掉到 2014 年的 17.0%和 2018 年的 19.8%。是的,我所處的西醫教育,女性只有不到五分之一。

    我們對照英國。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,女性從醫的比例有增加:在二戰後,女性從醫比例達到 15%;但是在戰後,退伍軍人們回到醫學院,女性從醫的這個比例又往下掉。目前根據英國最新統計,女醫師的比例為 48% ,台灣大約 20%的女性醫師比例約是英國人 1960 年代的標準。美國的進展就沒有英國那麼快,但是到了 2019 年,美國第一年醫學生女生比例仍然超過了男生,為 50.5%。

    圖/Gustavo Fring@Pexels

    也許有人會說,現在台灣醫學系的入學方式很公平啊!不管是學測或指考,成績不是占很大的比例嗎?就算我們不說女生成績比較差,說女生自己不選醫學系不對嗎?

    在醫學見習階段,我遇到的很多事,還是讓我覺得「怪怪的」。

    譬如有次,我在某一科的見習快結束時,某資深主治醫師擔任雙向溝通的主持人,討論未來對於醫學職涯的想像。我們這個小組的組成是 7 男 1 女,那個女生就是我。當討論到在開業診所工作的時候,這位主治醫師偏偏就挑我與一位男同學來比較:「假設某某一個診,這位醫師(比著我的同學)看 100 個病人,若晴(比向我)組了家庭有了小孩,一個診看 5 個病人,這樣診所老闆要裁掉誰?」

    又或者是見習階段,我常常在穿白袍的狀況下,被病人理所當然的叫「護士小姐」,這些當然可以當成笑話講,可是這背後隱喻的事情是什麼?

    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準備好,「醫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」。

    東京醫大曾爆性別歧視入學考醜聞

    在電影劇照中,站在最前面穿著飄逸白袍、領著一群受訓醫師、醫學生、護理師的,總會是一個帥氣的男醫師;在台北車站,類似這樣的廣告看板也不少,會有女醫師出現的,大概就是整型診所的廣告看板。而我們想像中的手術房,大概是需要緊急開刀、腎上素狂飆、男醫師勇敢決斷手起刀落,拯救性命的舞台。

    圖/Павел Сорокин@Pexels

    當我們的病人自動把女生的外型聯想成「非醫療決策者」,我怎麼能想像脫下醫學生的短袍後變成住院醫師甚至主治醫師,在醫療市場自由的台灣,會有比較多的病人願意選擇女醫師而非男醫師?當我們看到手術室中,數量稀少的女醫師,大多從不著裙裝、並削著短髮,我們怎麼能想像雄性化的手術室(masculinized operating room)可以變成女性劇場?所以,當身為醫學生的我看到自己未來的路是被限縮的,我無法回頭跟高中生說,身為男生或女生,在醫學系是沒有差別的。

    這讓我不禁想起,2018 年東京醫大為了降低女性錄取率,在入學考時只要是女性就扣分。他們之所以特別排擠女性,其理由竟是「女性在職場流動率太高,造成醫療現場人力不足」。

    先前提到英國和美國醫學生入學的男女比例似乎趨近於平衡,從這樣的角度來看,英美醫師就沒有性別問題了嗎?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(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) 2020 年發表的文章中,美國女性基層醫師(primary care physician)薪水比她們的男性同僚還要低,原因是女醫師得到的病人比較少,但是平均來講,需要花在每個病人的時間比男醫師多。

    美國實習反思:性別平等仍路漫漫

    圖/Andrea Piacquadio@Pexels

    也許有人認為,「歧視」是很久遠以前的詞彙,或者不會出現在高度受教育的領域,但是實際情況卻遠比想像中黯淡。不論是從大眾的角度對不同性別醫生的期待,或是醫生自己對於性別與醫職的雙重認同,我們的社會,似乎都還沒有做好準備。

    然而,也漸漸有聲音顯示,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在意工作與家庭的平衡,雖然女醫師會被賦予更大的期待,但這個趨勢是超越性別的。

    這讓我想起,我在美國明尼蘇達州 Mayo Clinic 實習時的一個星期五下午,我和一位資深研究醫師看完一輪小兒心臟科的住院病人,並且和家人討論完下週的治療方向。我們走回研究醫師辦公室,他拿出他的手機、打開一個App,一邊秀給我看一邊說:「我太太也是一位小兒科醫師,我們的小孩不到 1 歲,我這邊可以看到他在托兒所今天做了什麼事,我等下要去接他。」走著走著到了辦公室,我轉頭跟另外一位研究醫師笑說:「他真是一個驕傲的新手爸爸。」

    父職的彰顯只是在這個龐大問題底下,由醫師端發出的一線曙光;面對真正的平等,我們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
    執行編輯:蕭又寧
    核稿編輯:周盼儀

    醫院
    醫療
    醫生
    性別
    偏見
    歧視

相片最新留言

此相簿內的相片目前沒有留言

相簿列表資訊

最新上傳:
2011/09/16
全站分類:
攝影寫真
本日人氣:
0
累積人氣:
1096